2019年你会发现“共享经济”&“灵活用工”这个概念随处可见,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共享经济下的灵活用工,又有多少人对其有误解?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说一下。
一、灵活用工之解说
(1)灵活用工=劳务派遣/外包?
1.支付对价的对象不同: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用工单位通过派遣企业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企业针对劳动力的使用支付对价。灵活用工是一种承包合同关系,企业针对完成的工作成果支付服务费。
2.给付员工工资的标准不同:劳务派遣员工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通常按照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实行同工同酬。灵活用工的工资则完全由灵活用工服务机构决定并进行发放。
3.业务的独立性不同:因灵活用工针对的是具体业务,因此灵活用工服务供应商需要主导业务的进程,管理服务人员。劳务派遣则由实际用工单位控制业务进展,派遣员工完全受控于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对其进行管理,劳务派遣机构不涉及认可用工单位的业务问题。
4.费用结算周期不同: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相同,由用工单位按月将其工资支付给派遣机构,派遣机构在支付给派遣员工,因此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之间通常是按照月进行结算的。但灵活用工则不同,服务供应商与用工单位之间通常按照业务的进展程度约定结算周期
按照传统劳动关系,去做派遣或做外包,本身即不属于灵活用工范畴。
(2)灵活用工=弹性用工?
什么叫弹性用工?就是说工作时间弹性,比如说三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比如说每天自主工作8小时或4-6小时。它的本质指的是一种考勤方式或者一种考核方式。
(3)灵活用工=小时工/兼职?
小时工指的是按时间计费的工作,小时工劳动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劳动报酬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的一种非全日工作制的用工形式。它是一种用工方式,不属于我们今天谈到的这种灵活用工的这个大概念。
跟小时工比较类似的是兼职,兼职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去提供服务,兼职跟小时工的主要区别就是没有时间的限制。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兼职还是小时工,它其实是一种相对灵活的劳动关系,但是这种劳动关系无法转化成一种服务的方式。
企业直接用小时工、用兼职会比较灵活,但没办法实现灵活用工的价值。
国内很多的灵活用工的品牌,以及部分在做灵活用工服务的公司,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采用了以上几个概念之一。虽然以上概念和灵活用工都有关联,但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共享经济下的灵活用工。
二、灵活用工之价值
其实灵活用工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成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劳务派遣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目前灵活用工已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体量最大的细分行业,截止到2014年,全球共有26万余家灵活用工服务机构,灵活用工的人数达到6090万人,灵活用工的市场营业额超过2820亿欧元,占到全球人力资源业务收入构成的68%。
从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来看,发达国家年均达到25%,尤其是波兰、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达到30%以上,其中,大约有10%-25%的劳动力是由人力资源公司派遣的短期灵活用工。
图:各国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匹配就业价值
灵活用工不是个人直接跟企业去匹配,而是指个人通过共享平台对企业职位/业务进行匹配。平台给企业匹配灵工就体现了其匹配的价值,匹配可以为大众提供工作的保障,不同的人通过灵活用工平台也保证了每一个岗位的供需。
·自主价值
三、灵活用工的认知困境
以灵活用工的支付方式,它其实能够解决企业用工成本等问题,在这里支付的价值核心其实将企业原本的薪酬成本转化成企业费用成本。